特展展出NASA在歷史上最重要的載人上太空的阿波羅計畫,和計畫中的大小設備
下面幾張圖簡單交代今天的展出:火箭上太空 + 太空人月球登陸 + 回地球,登月球的軌道與數據計算
首先是看到的是幾種火箭的演進,1:72等比例縮小,左1是V-2/A4彈道飛彈,沒有載人但已經是所有現代火箭的原形基礎。2是紅石號,它是第一個搭載太空人的火箭。3已經有足夠的力量進入環繞外太空的地球軌道 ... 5已經進步到載人離開地球軌道進入太空飛行
中間6號是史上最大的火箭神農5號,7號不是火箭而是太空梭
這就是今天展覽最重要的設備:史上最大的火箭:神農5號,縮小1:10等比模型,神農5號是開發用來支援人類探索月球的阿波羅計畫,NASA在1966-1973年被積極的使用,在佛羅里達的甘迺迪航太中心被使用了13次,是由NASA + 波音公司 + IBM合作設計製造出來的,神農5號總共運送24人到達月球軌道,其中12人在月球行走過,當然神農5號花費非常昂貴,不到10年就花費將近於現在的472億美元,過於昂貴又沒有實質效益也是後來再也沒有登陸月球的原因之一
神農5號在發送太空船的過程中,使用上分為幾個部分,這是最下面一節(因為是第一個燃燒的機具,也被稱為第一節),使用的是泰坦1號動力引擎
第1節長度42公尺,直徑10公尺,填滿燃料重達230萬公斤,燃料是80萬公升的煤油+130萬的液態氧。實際上只燃燒3分鐘,可讓火箭爬升高度68公里,換算時速將近1萬公里
下圖紅色的部份是第3節,會燃燒2次,第1次燃燒2.5分鐘,讓機具以在190公里的離地球高度維持時速2.8萬公里,緊接著燃燒第2次以4萬公里的速度脫離地球軌道速度,往月球飛去
接著就不只是純火箭,而是複雜的太空船 + 登月球陸艇
上下兩張圖是登月艙使用的機具,下圖是用來保護登月艙的模組
模組的前面一部分是一個錐狀,下圖已經看到金色的登月艙了!!!
錐狀會如下圖的解開,接著原本在母船的3個太空人,只會有1人留守母船,另2人會進入登月艙
分為:上面灰色的部份跟下面金色的部分。等一下會有圖解釋兩個部分的用途
===以上是登月艙相關機具 =====
接著下圖右的紅色就是母船,實際上母船也被分為2個部分
母船分為下圖圓柱狀的Service Module(SM)服務艙,服務艙負責提供燃料、氧氣筒、食物等設備送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回地球軌道
母船另一部分是錐狀的Command Module指揮艙,這是唯一最終搭載太空人回到地球地面的部份
下圖銀色的就是母船 = 圓柱狀服務艙 + 錐狀指揮艙
再講一次只有指揮艙 Command Module (CM) 會載太空人回到地球地面
成功回到地球的指揮艙CM,你看!真的也只有錐狀的指揮艙,掉到海上是最安全的
其實還有一個比較少用到的逃生系統,這是發射過程中要是火箭爆炸(失敗),這個系統會拉住後面的CM指揮艙,並遠離因為爆炸燃燒的火箭
來看一下現場清楚的圖型解說,要是第1節and第2節成功將太空人送上太空軌道
並往月球邁進 ...
接著有兩個太空人由母船的指揮艙移動進入登月艙,登月艙獨自登陸月球
登陸月球後的登月艙開始執行月球上的探勘任務
而留守一太空人的母船進入繞行月球的軌道,繞行月球
當月球探勘任務完成,登月艙的上半部..................
獨自起飛!!!
登月艙會與母船docking對接!!! 看過 星際效應 的人一定知道這叫docking
母船與登月艙的上半部饒行確認軌道後,駛往地球
這是NASA真正使用過的降落傘,現場體驗你可以發現非常的大
成功掉到海上的指揮艙CM
一直都是由直升機將它拉上陸地
幾種登月艙
登月艙那些金色銀色是特別的材質,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阻隔太陽輻射,需要保護登月艙的表面
登月艙內部
阿波羅計劃(Project Apollo),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從1961年至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太空任務,總共耗資約240億美元,之後到今天(2016年)40多年來沒有過任何其他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離開過地球軌道
1967年的阿波羅1號是美國第一次由三名太空人執行的太空任務,一次測試任務中指令艙突然發生了大火,三名太空人15秒內全部不幸遇難
1968年的阿波羅7號發射於1968年10月,成功環繞地球11天,也是美國首次成功的三人太空環繞任務
1968年12月發射的阿波羅8號是人類第一次離開近地軌道,並繞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務。太空船航行了3天到達月球並圍繞月球軌道飛行了20小時,拍攝了大量的月球照片
緊接著阿波羅9、10號也都成功執行太空任務
1969年7月16日發射的阿波羅11號,讓阿姆斯壯與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。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,阿姆斯壯的左腳踏上了月球,並說: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,卻是人類的一大步(That'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,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)。兩人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兩個半小時,拍攝了些照片,也採集了2公斤的月表岩石,並成功返回地球
阿波羅12號一樣成功登陸月球
阿波羅13號發射於1970年,這次任務失敗!原因是服務艙中的氧氣罐爆炸,電力和氧氣均大量損失,登月計劃被迫放棄,厲害的是三人躲入還沒有解開的登月艙(原本只提供兩人空間),並成功利用登月艙的氧氣成功返回地球 p.s.具有戲劇性,後來也被當成電影題材
阿波羅14.15.16.17號後來都成功登陸月球
這張地圖被不少人懷疑作假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,也沒有強大的風,為什麼國旗會飄揚? 但是有一有力的反駁說法是..月球表面是真空環境,沒有空氣摩擦的阻力,旗桿的擺幅較大而持久,從而帶動上部的旗幟抖動,的確可以產生飄揚感
這是蘇聯人的月球車,不是給人開的,是由機器控制,並使用太陽能板發電
請注意一下這個輪胎沒有橡膠,原因是月球上的太空輻射會把橡膠烤裂
美國人的月球車是使用電池供電
這些是太空人的食物包裝,這些是蘇聯太空人的,19是伏特加!今天的展場還可購買NASA太空食物,每包$290元台幣
衛星對於地球環境可以提供地表拍照等功能
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1:1駕駛艙原型,太空梭是火箭+太空船的另一選擇,可以重複使用
太空站大多長超過100公尺,內部可以住太空人,可接太空梭當做中繼站
哈伯望眼鏡,掛在地球軌道上,長期觀測紅外線、紫外線等宇宙射線,至今除了觀星,最大的貢獻就是探測宇宙射線波長發現宇宙的不同星體互相遠離(宇宙一直在膨脹)
這是來自NASA的G力體驗儀,透過機器G-force能夠實際感受太空人升空脫離地球的衝擊感
它轉超快! 不過我沒進去嘗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