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色風帆造型的人行跨海大橋是漁人碼頭的招牌地標,全長165公尺,橫跨港區,連接木棧道與觀光漁市
沿防波堤架高舖設的原木棧道,長約320公尺,是眺望海景與落日的絶佳場地
福容飯店這兩年在淡水海邊改起一個大型的購物飯店與商店
有一些個性小店,冰淇淋是花蓮來的手工水果冰淇淋
接著我們要乘坐情人塔上去俯瞰淡水海色,高約100公尺,可俯瞰淡水區域360旋轉全視野景觀 票價$250
若在往海岸邊會到達沙崙海水浴場
中正路一段6巷
2008年2月11日,位於八里烏山頭的雲門排練場意外火災
2009年4月,雲門基金會與台北縣政府簽訂合約,由雲門自行籌募經費,在1.5公頃的中央廣播電台舊址上興建雲門劇場,營運40年
劇場包括一個450座席的大劇場、辦公室和劇場專業空間
這建築是田中央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,當然很有名,這是黃聲遠的建築師事務所
淡水是一個相當有地理與歷史的地方
有淡水河在此流入大海,淡水河是北台灣最大河川,長度158公里,是全台第三長河,氣候是又濕又冷(冬天寒流來襲就會聽到氣象報告說最冷溫度出現在淡水)
16世紀西班牙人最先佔領北台灣,1642年佔領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。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的荷蘭人,淡水荷蘭人見大勢已去而撤走。後來,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,曾派兵駐防淡水,重修紅毛城。鄭氏在1683年降清
清代時,「淡水」是北臺灣的總稱,歷史上曾設有淡水廳、淡水縣,而且行政中心曾先後設在彰化、新竹、臺北等地。清末,「淡水」已經確定指稱今日的淡水區一帶, 1860年天津條約簽訂後,淡水正式開港,1862年,淡水開始徵收關稅。清朝時代淡水這個區域也有人稱為滬尾,此時淡水、滬尾是共用的
日治時代,日本人大力建設基隆港從此取代淡水在「海港」上的地位,1912年當時的台北廳廳長統一使用淡水當作此地名稱
清朝光緒12年(1886年),第一位台灣巡撫劉銘傳為了加強抵禦海盜,在下圖處興建「滬尾砲台」
內部種了很多蓮霧
在旁邊砲台旁往淡水河方向可達:一滴水紀念館
褔井縣的這棟木造古屋在2000年初接到要被迫拆除的命運,屋主輾轉想捐給「御藏社區」。田中保三認為這棟建築深具歷史價值,因此決定將它送給台灣,不僅有「重建家園」的象徵意義,也鼓勵台灣自九二一震災中站起來,也代表兩國人民間的共同情感。
這棟日式古宅完全沒有用到一根鋼釘、全用「榫頭」工法建造,志工將古宅逐步拆解、編號後運到台灣,在淡水滬尾砲台旁進行重建,並以水上勉曾經用來鼓勵窮學生的「一滴水脈中有無限可能」,將古宅命名為「一滴水紀念館」
淡水真的很美,有山有河有海洋還有夕陽,希望台灣人好好努力讓它更美更乾淨,不要再玷污純潔的淡水美色了
新北市忠烈祠之現址地,原址為1883年清法戰爭時滬尾戰役的古戰場。日治時期昭和十四年(1939年)闢建淡水神社,奉祀明治天皇。1975年,台北縣政府將神社拆除,改建為中國宮殿形式的忠烈祠建築,稱為「台北縣忠烈祠」